「武」藝浩「瀚」 世界跆拳道品勢金牌張瀚文的百折不屈

2007年開始,每星期一至五早上6:30至8:00,一群跆拳道體優班選手在木柵高工接受武瀚跆拳道館館長張瀚文指導,身為世界跆拳道女子個人品勢金牌得主,10餘年來風雨無阻地帶晨操與免費教學,連周末都陪伴選手們在道館練習;2018年,她轉任松山家商,每星期一、三下午為選手上專訓課至今。

但長期犧牲假期並為學員操心的結果,張館長換來被醫生判定得到「暈眩症」,卻培育出如蔡天承、張惟傑、張誌麟等眾多優秀國手,不僅如此,近60歲的她至今仍是國家隊選手兼教練,完全體現跆拳道精神的堅忍不拔。

跆拳道的品勢Poomsae是「根據基本動作把防禦和攻擊作成套路來訓練的練習體系」,旁人看來似乎像是表演性質,品勢卻被視為跆拳道真正的靈魂與精髓,因其「包含基本動作技巧,更多的是哲學的道理、人格品性,以及對跆拳道精神的領悟」。

今年3月,張瀚文取得世錦賽及亞錦賽雙賽事國家代表隊資格,4月16日信仰體育前往武瀚道館採訪,隔日凌晨她就需搭機前往韓國高陽參加世錦賽:「由於松山家商王敘帆、蔡和軒、鄧文智當選15-17歲男子個人品勢國家隊,身為松山家商外聘教練,基於選手、教練只能擇一的原則,決定放棄選手資格,首次以國家隊指導教練的身分前往。6月份在韓國比的亞錦賽,我則將以選手參賽」。

「遇到事情就想辦法解決,全力以赴、克服所有難關」__張瀚文

1964年11月10日出生的張瀚文,最早接觸的運動是田徑和壘球,高一時因家人擔心國二的小弟長不高,便帶至住家對面二樓的震武跆拳道館,希望藉由運動刺激發育,而她就坐在旁邊看了三個月,教練隨口問她有沒有興趣,便開啟了她一生的跆拳之道:「我還記得第一次正式練習的日子是1982年8月23日」。

沒想到張瀚文踢遍全台無敵手,隔年就當上「對練」國手在1983年出征丹麥世錦賽,熱情華僑們多次把國旗塞給獲獎選手而被判違規,自己量級的賽事直接被取消資格,連下場機會都沒、扼腕而歸;回台後更遭遇影響選手生涯的嚴重傷勢:「之前練習都跟男生對打,有天對練選手臨時取消,當時教練為加強訓練,採取二打一、單挑兩個女選手的訓練模式,導致膝蓋半月板與韌帶斷裂」。

由於膝傷嚴重,沒辦法比賽,1987年,張瀚文在木柵成立武瀚跆拳道館,因當時運動科學與醫療技術尚未成熟,就卸下選手身份,其女兒陳又瑜表示:「媽媽始終對跆拳道保持熱情,2003年在家人鼓勵下重拾對打夢,赴美參加美國公開賽拿下40歲組個人金牌與對練女個人銀牌」。

2006年世界盃跆拳道錦標賽首次在韓國舉辦品勢比賽,首度接觸品勢的張瀚文,自認當時對賽制懵懂無知便以嘗試的心情去參加:「女子品勢有8位選手參賽,最後我得了第8名」。但這份「不甘心」則激勵她持續鑽研品勢。2011年,她在俄羅斯舉辦的世界盃跆拳道品勢錦標賽囊括個人品勢金牌、雙人銀牌、團體銅牌,成為台灣至今唯一擁有三項獎牌的得主,並敲碎韓國品勢女子選手的六連霸之夢!

「民國53年出身的我,永遠記得從一開始的最後一名到在53個國家中拿到第一名的艱辛歷程」。之後她也在2019年無錫世界跆拳道品勢世界盃錦標賽獲51-60歲組個人女子金牌及31歲以上女子團體組金牌,去年則拿到2021世界線上跆拳道錦標賽銀牌銀牌,「Master Wendy」在國內外持續寫下猶如女戰神般的傳奇記錄。

「為母則強,實際上這些強都是用愛和眼淚堆積而成」。__陳又瑜

除了場上賽事的激烈競爭,場下的人生戰鬥卻更為殘酷。張館長女兒陳又瑜從小在耳濡目染下,也在跆拳道「對練」投入熱情,然而11歲時因病毒感染急性瀰漫性腦脊髓炎,導致下半身癱瘓:「女兒住院時,有4位和她同樣症狀的病患,有2位無法撐下來,另1名只能以枴杖走路;長年幫我整腳的中和中醫師也直言『死馬當活馬醫』,因此她出院後,我每個禮拜有三天在道館晚上9點下課後,從木柵騎機車載又瑜到中和,背她從一樓爬到五樓、讓她進行復健」。

雖然疲累不堪,但看著女兒狀況一天比一天進步,張瀚文更展現嚴厲的一面,仍強迫女兒每天去上學:「不能因為生病就與世隔絕,即使那時半身不遂、大小便無法自理會產生內心尊嚴的掙扎,但我堅信女兒一定會好起來,不能斷送學習與正常社交生活」。

經過兩年多的苦痛,又瑜終於能自行走路,但母女兩人卻爆發更大的衝突:「我深知她看著我在競技對練的路上失去了很多,有股想幫我證明與出口氣的決心,但她一隻腳重心不穩,對打時只能用來進攻,加上我重傷的過往讓我非常擔心害怕,因此並不希望她繼續」。女兒則笑稱:「我那時都還是會偷偷跑去河堤練習踢腳」。

兩人經過多次爭吵與溝通,約定只能對打到最後一次大專盃為止,又瑜則在大學畢業前的大專盃贏得對練銅牌與品勢銀牌:「媽媽不但大小事都以身作則,20幾年來我與學員的練習和出賽從未缺席,連帶對自己的期許和夢想都絕對不妥協,真的很感激她」。

「我不認為自己很嚴格,只是要求自律」。__張瀚文

擔任此次亞運品勢裁判長的張瀚文也向信仰體育介紹品勢的評分標準:(一)姿勢正確性佔4分,每個動作皆由標準規範。(二)表現性佔6分,簡述為是否達到行雲流水的境界,其中:(1)速度力量佔2分。(2)韻律節奏2分。(3)精氣神2分。她指出:「身為裁判需落實專業不偏頗,並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也期盼選出的代表隊穿金戴銀、榮耀中華」。

而首次擔任中華隊教練需負責哪些事情?張瀚文回答無論是國家隊、學校或道館教練,都是一種責任與使命感,尤其帶隊帶心,儘管嚴格卻不帶私人情緒;訓練之餘,對選手心理的調整及如保姆般照顧選手都是職責所在。這次去韓國加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15-17歲組品勢國家代表隊已先在林口體育大學進行七天集訓,大概內容為:
●每天早上9:30至11:30、下午2:30至5:00:進行團體練習、模擬比賽與重複訓練。
●每晚7:00半9:30進行自主訓練。

全隊到韓國高陽後還進行了3日的訓練,但因應疫情,除飯店、比賽會場和練習場一律不能外出。即使在甄選制度的改變下,品勢雙人與團體組會比過往較沒默契,但面對韓國、美國、伊朗、泰國、菲律賓、西班牙、等強敵環伺,最後仍拿到突破以往的成績,其中15-17歲組的成績如下:
●配對金牌:鄧文智、楊長瑩。
●男個銅牌:蔡和軒。
●男團銅牌:蔡和軒、王敘帆、陳孝澤。
●女個銀牌:楊長瑩。
●女團銅牌:謝宝嫻、林暐庭、陳倍雅。

面對疫情,跆拳道「品勢」跟許多運動不同,能藉由線上錄影進行教學與賽事,張教練可先看完選手拍攝的影片,再給學員建議,自身參加線上國際賽事也屢獲佳績。但周末閒暇都奉獻給跆拳道了,問起平時她休閒娛樂為何?張瀚文回答每個禮拜早上最少四天到芳鄰健身Familygym進行90分鐘的重訓、保持體態,如此的毅力著實讓人敬佩。

「我欣賞高度自律、堅持到底的每一位體育選手,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覺」。__張瀚文

張瀚文強調,任何一項運動只要有競賽,一定要付出時間才能有所收穫,無論是最後成績或過程的經驗累積,家人則應給予選手鼓勵支持,並注重科學訓練,拒絕土法煉鋼,切記降低運動傷害:「2015年,又瑜成立了We.R特技跆拳表演團,將跆拳道結合舞蹈,近年也登上跨年、國慶表演與廣受媒體報導,讓我覺得再怎麼指導,一次也只能教出一個第一名的選手,又瑜打造出讓其他選手也能發展的舞台,讓我非常欣慰」。

又瑜則透漏We.R想將格局放更大,下半年將在大舞台舉辦公開演出。最後,張瀚文回憶起幼時卡通「小蜜蜂歷險記」裡千里尋母的情節,鼓勵任何體育選手:「面對所有困難都要無所畏懼」,也期待更多台灣跆拳道品勢女子選手的崛起,讓她有早日從國手退役的那天。

信仰開mic

張瀚文參加2020世界盃品勢線上錦標賽

We.R跆拳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