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高雄市民政局統計,2020年高雄市老年人口比例已經達到16.7%,正式邁入高齡社會的門檻,是六都中第二老的直轄市。因此老人家的安養、照護與健康維持,也成為了家家戶戶的嶄新煩惱。尤其許多長者缺乏運動習慣,更有可能導致老人肌少症,讓長者舉手投足間都暴露在重傷甚至臥床風險中。高雄市陽明網球中心的駐場教練林明融Rong則表示,「只要身體健康沒有隱疾,經過醫師評估許可,都十分適合前來健身房尋求專業教練協助。」林明融更以自己的母親作為例子,證明持之以恆的養成運動習慣,對長者的生活品質改善絕對有立竿見影的成效。
還沒有專職成為健身房教練之前,林明融的愛好是街頭健身,在公園裡面從事訓練,或是從事戶外運動。「但就遇到很多一起運動的老人家,攀談時就會講『以前我都能做這些動作,但現在不行了。』就是這個契機,讓我開始關心退化問題。」林明融當時一直問自己,「人老了真的不能運動?訓練量真的會變少,真的只能散散步、抬抬腿、打打太極拳?」因此在成為健身房教練之後,我開始鑽研如何讓老人找回他們的活動力。
林明融指出,以維持健康與身體活動的角度來看的角度來看,肌少症的風險不僅在於代謝,更嚴重是讓自己的身體機能提前暴露於嚴重退化的風險之中。「肌肉量好比是汽車的排氣cc數,肌力則好比引擎輸出的扭力,在自身體重不變的情況下,cc數與扭力配置越不足的車子,越難跑得快、跑得遠,甚至可能到最後連點火發動都有問題。若是還有骨質疏鬆,那一摔倒就會很危險,更可能伴隨長期的痛苦甚至臥床。」
但許多長者過去沒有定期的運動習慣,其實有很多心魔需要克服,林明融也坦言心理上必須持續給予鼓勵。「就是一些精神喊話跟心靈雞湯,就是要讓他們相信他們做得到,不要放棄。一步一步帶著他們調整,最終目標是要讓他們養成習慣,實施週期化訓練。」但在幫助長者實施鍛鍊時,教練們都會繃緊神經小心進行,「有些年輕人他們一開始就使用非常大的強度進行訓練,雖然可能基礎沒有打穩,但他們的運動細胞狀況與肌肉量,都讓他們可能不會遭到運動傷害。但老人家如果用一樣的經驗法則,就非常容易受傷,而且長者的恢復慢,一受傷就會回不了頭,所以特別需要當心,因此長者如果希望透過定期鍛鍊提升生活水準,應該要有教練定期的專業帶領與評估協助。」
也有許多學員在接觸之前,十分抗拒自己進健身房鍛鍊。林明融則認為,若有疑問都非常歡迎先諮詢自己的主治醫師或家庭醫師。「若是健康沒有疑慮的長者,做得起重量訓練的,那就非常適合即刻開始嘗試。倘若醫師建議不應從事,那也自然不能勉強自己。但在我當教練的過程當中,我遇到很多長者是被醫師檢測出肌少症,因此被醫師推出來運動,他們都跟我說『是醫生要我出來找教練!』,可見相關的建議無論是教練還是醫師可謂有志一同。」
針對剛入門的長者學員,林明融也不會讓他們馬上嘗試操作器械。「第一步還是要針對學員的狀況進行身體結構、活動度的評估,並且先教導他們腹式呼吸法。因為久坐的人通常都習慣於用胸腔呼吸。再者項目上也會先以徒手訓練為主,等到建立基礎強度後,再開始進入器械。「即便是使用器械,也會以坐姿的為主,站姿或趴姿的穩定度就會不如坐姿容易保持。」
至於進行銀髮健身是否需要特別忌口或特殊攝取,林明融則是認為,還是要以營養師的評估為主。但他的經驗當中,老人家一樣是運動,其實飲食成分上與青壯年人運動一般沒有什麼差別,正常飲食對他們來說最重要。「通常年輕人來做日常運動是為了減脂,老人家是為了增肌,因此老人家重點還是攝取的效果,加上老人家在傳統飲食文化上通常吃的清淡,比較沒有年輕人禍從口入的問題。」
林明融認為,比起技術問題與飲食,長者施行鍛鍊最大的挑戰還是生活習慣的養成。很多人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機能有所下降開始進行鍛鍊,但也經常因為生活作息、日常奔波而會想要放棄。「我媽媽自己是物理治療之師,過去沒有運動的習慣。但他後來自己買了教練課,持之以恆訓練,過了兩年之後已經能背槓做1.5倍體重的深蹲。在過程中她也表示最大的障礙是養成習慣、不要找藉口。雖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最起來最難的,只要一次被藉口打敗,就會有第二、第三次。」看到自己媽媽為鍛鍊身體進行了許多改變,例如飲食時間的穩定,堅持定時前往上課等,林明融都覺得與有榮焉。
林明融教練也因此呼籲所有市民朋友,尤其是45-55歲壯年尾聲慢慢進入老年的大家,可以提早進行運動的規劃與實施鍛鍊,趁著自己機能更好的時話養成習慣,不要把健身房當作很神秘甚至恐懼的所在。「出來運動吧!我們都在陪伴大家運動的路上,一起加油。」